学术讲座
位置: 首页» 学术科研» 学术讲座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罗敏研究员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8-12-12     访问次数:

2018年12月11日下午,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我院89级校友罗敏应邀在前主楼600教室举办了题为《蒋介石研究的“新”史料与新视野》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张皓教授主持,张双智老师、湛晓白老师、孙会修老师等40余名师生聆听。

罗敏研究员首先回顾了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的蒋介石研究情况。1980年代以前大陆和台湾对蒋介石的研究有着浓厚的政治宣传色彩。1980、1990年代以后,蒋介石的历史书写逐渐从“政治宣传”走向“学术研究”。近些年,蒋介石研究呈现在台湾趋冷,在大陆升温的趋势。至于西方,在1949年蒋介石失败后一直将蒋视为“失去中国的人”。1980年代西方出现重新审视蒋介石的呼声。在蒋介石研究的学术史中,尤其需要致敬的是黄仁宇教授和杨天石教授。

罗敏研究员接着介绍蒋介石研究的“新”史料——《蒋介石日记》手稿本(以下简称《日记》)及其延伸出的一系列史料。罗敏研究员认为《日记》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日记》反映了蒋介石的私人情感,这是其他客观化的材料无法提供的。此外,《日记》还有即时性的特点。它记载了日记主人当时的所思所想,这与知道事态发展后的记载有很大不同,对历史研究有重大意义。不过《日记》也有其局限性。出于当下施政以及后人评价依据的原因,在日记中可以记什么不可以记什么、可以记的东西需要记到何种程度,蒋介石都是有下功夫的。因此在解读日记时,需要广泛参阅其他史料,并且要注意蒋介石没有记录的东西。

罗敏研究员还介绍了由《日记》延伸出的三类抄本——《日记类抄》《五记》和《事略稿本》。可以与《日记》参照的重要史料还有《蒋中正总统档案》《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和其他民国政要日记等等。相关史料可以在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数位资料库、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等数据库中寻找。罗敏研究员特别介绍了后者,它是近年新出的完全免费的数据平台。在讲座过程中,罗敏研究员还提及了自己的治史心得,比如在选题问题上可以从自己印象深刻的史料入手进行研究。

由于《日记》及相关材料的公布、史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蒋介石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一是对蒋介石的关注从公领域转移到私领域。私领域的研究有其意义,如蒋介石的婚姻家庭生活反映了蒋介石行为决策的特点和当时中国政治的特点:第一是“人身政治”,即以自己挺身而出来弥补组织制度之不足;第二是“家国同构”。其二是充分运用日本、美国、英国等国的史料,对读多国史料,以全球史视野将蒋介石置于东亚及世界场景进行研究。在这方面做得突出的是黄自进教授和齐锡生先生。其三是国民党失败原因的争论。代表性的争论来自金冲及先生和蒋永敬先生。

不过,虽然有以《日记》为代表的大量新史料出现,但是它们并未颠覆以往的研究结果,而是深化、细化了既有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