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位置: 首页» 学术科研» 学术讲座
德国维克多·杰宁哥豪斯教授做“德国与俄国的形象互识(18—20世纪)”专题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2-06-08     访问次数:

2022年5月28日及5月2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讲堂”历史学系列讲座在线举行。德国汉堡大学东北德意志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维克多·杰宁哥豪斯(Victor Dönninghaus)教授做了《认识异邦:18—19世纪德国人眼中的俄罗斯形象》、《神话与现实:20世纪的德国与俄国的形象互识》两场系列讲座,讲座由我院张建华教授主持,博士生彭乐梅、博士生李红娟做现场翻译。我院和珠海校区师生及校外诸多高校观众通过zoom收看讲座,人数最多时达120多人次。

维克多教授首先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了18世纪之前俄德两国之间的交往历程与彼此的形象认知变迁。此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中关于俄国的负面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此时期德国人对于俄国及俄国人的印象。这一时期,德国人对于俄国人的印象是非常负面的。即使是在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国进行了欧化改革,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善俄国在德国人眼中的形象。

维克多教授重点结合1813年以后的德意志历史与相关德国哲学、文学文本和刊物的记录与传播的历史,向大家介绍了19世纪德国自由民主派与保守派对于俄国形象认知的撕裂,以及德国自由民主派对塑造俄国负面形象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此时期德国自由主义刊物的主流观点是: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作为“亚洲”社会,处于“文明发展”的较低阶段。这类刊物对俄罗斯帝国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俄国的民族特征以及俄国对邻国的态度。

维克多教授总结了19世纪以来影响德国多年的自由主义的“恐俄症”的三大因素:第一,俄国社会与德国截然对立,呈现“亚欧”两极状态;其次,与德国社会相比,俄国社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其文明发展的落后,“野蛮”的社会缺乏进步因素;第三,俄国对德国社会存在敌意。维克多教授认为,十九世纪德国的“恐俄症”主要是由德国社会内部产生的资产阶级意识以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发展引起的。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益于俄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及其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和哲学思想,德国对俄国的看法也开始向积极方向转变。

在第二场讲座中,维克多教授将讲授的重点落在德国与俄国彼此间的“形象互识”上。他认为俄德两国对彼此的形象认识都是多面的,并且主要是基于各自民族意识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刻板印象。

维克多教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的历史为基础,通过列举诸多两国此时期的传单、海报、明信片等,得出结论:俄德两国在一战期间对彼此的形象认知与基于战争的意识形态和种族主义的宣传密切相关。一战期间,俄国人普遍认为德国人是“可怕的怪物”。而此时期的德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认为德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精神等方面均优于俄国,由此为自己的侵略提供借口。

维克多教授在探讨二战期间苏联人对于德国的印象时,将其与一战期间的德国形象进行了对比。二战后,对德国的敌意和厌恶也长期存在于几代苏联公民的脑海中,成为苏联社会较为普遍的公众意识。维克多教授通过展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一系列宣传海报、两国民众的彼此评价以及诸多民意调查,认为冷战时期的东德与西德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充斥着政治色彩的对苏联印象。冷战结束以后,俄德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渐重要、交流与联系也日渐紧密,对彼此的形象互识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大学的观众与维克多教授进行了多语言的学术交流,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讲座的最后,维克多教授认为,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俄罗斯人,在涉及对双方形象的互识的时候,都承载着过去的沉重负担,这需要由两国未来几代的历史学家来破译。维克多教授引用了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话:“问题并不在于各民族都应按照一个方式去思想,而在于他们应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假如他们不肯互相喜爱,至少也要学会互相宽容。”

张建华教授感谢并评论了维克多教授的精彩讲座,指出了解和学习德国与俄国从18到20世纪的彼此认识与形象互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问题,并且该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张建华教授同样引用了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Кто счастлив сам, другим зла не желает.”并将其翻译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此次系列讲座顺利结束。

(殷亲亲撰稿)


Baidu
sogou